https://www.hsfybjy.org.cn/jkkp/detailed/1800.html
欢迎进入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官网! 上午 08:30-12:00 下午 14:30-17:30
党建专题

守护生命起点:保障“艾梅乙”感染者权益,消除母婴传播

发布时间:2025-06-24 浏览:3827
字体:

怀孕本应是充满期待与喜悦的旅程,但对于感染艾滋病(HIV)、梅毒或乙肝(HBV)的孕产妇来说,却可能面临额外的健康担忧和社会压力。由于对这些疾病的认知不足,许多孕产妇甚至遭受不公平的对待。感染艾滋病、梅毒或乙肝的孕产妇和所生儿童,通过科学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干预,可以有效的消除母婴传播。

一、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率

1.干预前母婴传播率:乙肝:20%,梅毒:50-80%,HIV:20-35%(人工喂养)

2.干预后母婴传播率:乙肝:1%,先天梅毒发病率下降至50/10万活产以下,HIV:2%

3.关键点:  

早筛查、早治疗是关键!  

规范干预下,绝大多数宝宝可以健康出生。  

日常接触(如拥抱、共餐)不会传播,无需恐慌。  

社会关爱,用理解和尊重替代偏见。

     二、孕产妇的合法权益

感染HIV、梅毒或乙肝的孕产妇享有与其他孕产妇同等的医疗和生育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感染为由拒绝提供服务或施加歧视。

1.生育权益

感染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自主决定是否生育,医院不得强制终止妊娠。

2.保护隐私

在服务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提供高质量保健及转珍服务。注意尊重感染者权益,询问病史时注意时间、场合和询问方式,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引起感染者不适。不得以任何形式歧视感染孕产妇和儿童及其家属

3.不区别对待消除医疗歧视

合理规划感染孕产妇和儿童诊疗区域,避免使用带有造成感染孕产妇和儿童信息泄露或引起歧视的文字或标识。孕产妇感染者的病历资料不做特殊标记;就诊区域、就诊诊室、接诊医护人员不做特殊指定。医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采用标准预防措施,避免过度防护,按正常诊疗顺序为感染者提供诊疗服务。

三、消除歧视:社会支持与科学认知

尽管医学已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但社会对感染孕产妇的误解和歧视仍然存在让许多孕产妇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以下是需要纠正的误区:

误区1:“感染孕产妇的孩子一定会得病”

事实:通过科学干预,HIV、梅毒和乙肝的母婴传播风险可大幅降低甚至消除。

误区2:“感染孕产妇不能正常生活”

事实:感染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工作,并生育健康宝宝。

误区3:“日常接触会传染”

事实:HIV、梅毒和乙肝不会通过共餐、拥抱、握手等日常接触传播。

四、呼吁与行动:共建包容关爱的社会环境

医疗机构:应提供无歧视的医疗服务,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确保感染孕产妇得到尊重和专业照护。

家庭与社会:家人应给予孕产妇关爱和心理支持,避免因疾病施加压力;社会应普及科学知识,促进性别平等反对家庭暴力,减少偏见。

每一位母亲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个新生命都应拥有健康的起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并非“特殊群体”,她们只是需要科学的医疗干预和社会的理解支持。让我们用知识破除偏见,用行动传递关爱,共同守护生命的尊严与希望。

 

 

                                           群体保健科

                                                                        202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