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sfybjy.org.cn/jkkp/detailed/1563.html
欢迎进入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官网! 上午 08:30-12:00 下午 14:30-17:30
党建专题

产科三病区宣教篇——如何预防静脉血栓

发布时间:2024-08-28 浏览:5369
字体:

在产科,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剖宫产术后的宝妈,任凭医护人员提醒、催促下床,讲解活动的好处,很多产妇还是会抗拒下床活动。但她们不知道,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出现一种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见于下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残或导致死亡。

血栓的表现

1.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肢体肿胀。

2.血栓形成于大腿,整个患侧肢体肿胀明显;血栓形成于小腿,肿胀仅局限在小腿。

3.多数患者会出现肿胀、疼痛等急性症状,有些患者在按压腿部肿胀部位或活动脚腕时会引发疼痛,持续几天或几星期,可自行缓解。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呢?

1.孕妇妊娠期血液多呈高凝状态,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升高,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阻碍静脉血液回流,易形成静脉血栓。

2.剖宫产麻醉时,下肢静脉扩张,血流缓慢,手术操作损伤血管壁。

3.术后产妇卧床时间相对较长,肢体活动少,静脉输液时间较长,这些因素均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如何预防?

术后回病房,鼓励产妇应当在术后8小时内进行下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如踝泵运动)。

被动活动

1.回病房后,因麻醉反应,双下肢无知觉,家属应帮助按摩双下肢。具体方法:双手由小腿自下而上的环形按摩,进行踝关节旋转、膝关节屈伸。

2.术后6h协助产妇半卧位(具体方法:先摇起床头呈30°~50°,再摇起床尾,以防产妇身体下滑。摇把用后要及时归位,以防绊倒。在放平时,先放平床尾,再放床头,保证舒适。)

主动活动

1.术后8h,鼓励产妇勤翻身,家属应协助产妇每1-2小时翻身一次,以促进血液循环。

踝泵运动:具体方法:躺在床上,放松身体,双腿伸直。慢慢抬起脚尖,使脚尖朝上,尽量向身体方向靠拢,保持几秒钟。然后慢慢放下脚尖,回到初始位置。重复上述动作,每组10-15次,每天进行3-5组。

3.产妇因根据身体恢复情况,尽早下床活动。每次下床时都做到起床三部曲:床上躺一分钟,起身后坐一分钟,慢慢站起后原地站一分钟。当您感觉头晕,眼花,下肢无力时,请立即卧床休息。下床时由家属搀扶,防止低血糖、晕倒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下床活动时,要保持地面干燥,活动范围内无障碍物,要穿防滑舒适合脚的鞋子。)

4.术后会遵医嘱进行肢体加压治疗,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该方法通过对下肢施加适当的压力,以减少血液在静脉系统中的滞留,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5.减少食盐的摄入: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视身体情况多饮水,每日2500~3000毫升以上。

相关推荐

守护生命起点:保障“艾梅乙”感染者权益,消除母婴传播

怀孕本应是充满期待与喜悦的旅程,但对于感染艾滋病(HIV)、梅毒或乙肝(HBV)的孕产妇来说,却可能面临额外的健康担忧和社会压力。由于对这些疾病的认知不足,许多孕产妇甚至遭受不公平的对待。感染艾滋病、梅毒或乙肝的孕产妇和所生儿童,通过科学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干预,可以有效的消除母婴传播。一、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率1.干预前母婴传播率:乙肝:20%,梅毒:50-80%,HIV:20-35%(人工…

06-24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024年版)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预防是促进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2.公民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健康和不损害他人健康的责任。3.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4.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5.无偿献血,助人利己。6.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8.…

10-10

孕妇如何服用优甲乐会更“优”

优甲乐通用名为左甲状腺素钠片主要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这种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在做孕期检查时发现甲状腺低下,需要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以免导致胎儿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呆小儿)。服用优甲乐要注意以下两点:一、及时检查,按时复查口服优甲乐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心悸、腹泻、呕吐、失眠、多汗等不良反应。建议:需要患者在口服药物后注意观察并口服一个月后定期查看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同时定期查看…

10-08